信息技术应用发展趋势一:超高清视频进入千家万户
对4K的需求不断增长,形成整个产业生态链的良性循环。超高清视频与安防、制造、交通、医疗等行业的结合,将加速智能监控、机器人巡检、远程维护、自动驾驶、远程医疗等新应用新模式孕育发展,驱动以视频为核心的行业实现数字化、智能化转型。
信息技术应用发展趋势二:虚拟现实技术应用遍地开花
融合应用了多媒体、传感器、新型显示、互联网和人工智能等多种前沿技术的综合性技术。展望未来,随着虚拟现实产品与技术的不断进步,虚拟现实技术的行业应用需求日益明晰,应用场景也更加丰富。虚拟现实技术应用将在制造、教育、交通、医疗、文娱、旅游等领域快速铺开。虚拟现实技术正进入我国航天、航空、汽车等高端制造领域,成为促进中国制造创新转型升级的新工具。虚拟现实技术和健康医疗、养老关怀、文化教育等领域进一步深入融合,将创新社会服务方式,有效缓解医疗、养老、教育等社会公共资源不均衡问题,促进社会和谐发展。
信息技术应用发展趋势三:智能家居产品深入人心
智能家居产品,是指使用了语音交互、机器深度学习、自我调控等技术的智能家居产品,具有自然交互能力、智能化推荐等智能能力。智能家居产品的典型代表是智能音箱。智能家居产品已经不仅单纯具有使用功能,还可以作为管理家庭场景的物联网接口。智能音箱、智能电视、智能门锁、智能照明、智能插座、智能摄像头等智能家居硬件产品将更加普及,智能家庭控制系统将更加安全智能。家居产品将从被动处理信息和任务,演进为自觉、主动地以自感知、自学习、自决策、自适应的方式完成任务。软硬件产品结合将由智能化单品向以用户为中心的智慧家庭演进,多种家居产品将根据用户自定义实现联动,实现人工智能操作,为居民提供更方便、更愉悦、更健康、更安全的生活体验。
信息技术应用发展趋势四:量子信息技术进入产业化阶段
量子信息技术将走向产业化,主要集中于量子通信、量子计算、量子测量三大领域。量子通信的形式包括量子密钥分发、量子隐形传态、量子密集编码、量子纠缠分发等。其中,量子密钥分发是我国量子保密通信最典型的应用。量子计算机硬件实现形式主要包括超导、半导体、离子阱三种。量子测量将应用到科学探索、技术标准、国防军事等各领域前沿。
信息技术应用发展趋势五:5G全产业链加速成熟
5G全产业链加速成熟,正快速步入商用阶段。5G网络产品、基带芯片、模组解决方案已初步达到商用终端产品要求,将于2019年前后逐步成熟。今后,5G在各领域的创新应用将日益活跃,围绕超高清视频、虚拟现实、智能驾驶、智能工厂、智慧城市的应用探索将成为热点。
信息技术应用发展趋势六:车联网方兴未艾
融合现代传感技术、控制技术、通信与网络技术,具备信息互联共享、复杂环境感知、智能化决策与控制等功能。车联网产业的发展将促进汽车、电子、信息通信、道路交通运输等行业深度融合。汽车网联化、智能化水平不断提升,从驾驶辅助到有条件自动化到完全自动化,不断演进。具有高级别自动驾驶功能的智能网联汽车和基于第五代移动通信技术设计的车联网无线通信技术(5G-V2X)将逐步实现规模化商业应用,“人-车-路-云”将实现高度协同。
信息技术应用发展趋势七:智能制造稳步推进
智能制造发展全面推进,生产方式加速向数字化、网络化、智能化变革,智能制造供给能力稳步提升。智能制造和工业互联网不断融合,工業互联网平台将成为企业发展智能制造的重要着力点,中小企业不断推进智能转型升级。数字化工厂建设速度加快,形成若干可复制可推广的智能制造新模式,智能制造标准体系逐步完善。智能制造向制造业的全领域推广,带动制造业转型升级,提升行业竞争力。
信息技术应用发展趋势八:云计算潜力巨大
云计算应用细分领域不断拓展,其应用从互联网行业向工业、农业、商贸、金融、交通、物流、医疗、政务等传统行业不断渗透。随着数字经济的发展,数字化转型需求旺盛,云计算潜力不断被激发,云服务市场保持快速增长。企业将信息系统向云平台迁移,利用云计算加快数字化、网络化、智能化转型。云计算企业将进一步强化云生态体系建设。
信息技术应用发展趋势九:大数据迭代创新发展
大数据产业链不断完善,大数据硬件、大数据软件、大数据服务等核心产业环节规模不断扩大,业务覆盖领域不断扩大。大数据技术及应用处于稳步迭代创新期,大数据计算引擎、大数据PaaS及工具和组件成为企业标配,大量结合人工智能技术的大数据应用将大量落地。八大国家大数据综合试验区引领示范作用明显,将加快区域经济结构转型升级。工业大数据在产品创新、故障诊断与预测、物联网管理、供应链优化等方面将不断创造价值,持续引领工业转型升级。